首页 > 最新动态 > LCT专栏丨第四期:欧盟电池法案:应对未来需求与挑战
最新动态
LCT专栏丨第四期:欧盟电池法案:应对未来需求与挑战
2024-08-122

本专栏是基于生命周期思维国际行动倡议-International Action Initiative of Life Cycle Thinking(LCT)下发起的知识专栏。



August 2024

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(CAS)中华环保联合会(ACEF共同打造《生命周期思维国际行动倡议》知识专栏。该专栏旨在通过专业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,为相关行业和公众提供权威的知识共享平台。在第三期开始,我们将更加关注国际政策、趋势及行业热点问题,致力于推动生命周期思维的广泛应用,促进全球绿色发展进程,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。

欧盟推行低碳发展理念30余年,在目标制定与顶层框架设计方面始终走在全球前沿。欧盟电池法案自2020年提案被欧盟议会接受以来,便成为各大电池生产国关注的焦点。尽管媒体对电池法案的介绍已经很多,但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,探讨为何欧盟需要更新电池法案。

历史背景
欧盟关于电池管控的立法可以追溯到欧盟第91/157/EEC号《含有某些危险物质之电池和蓄电池》指令。该指令要求禁止销售含有某些危险物质的电池,并要求各会员国制定废电池回收体系,旨在减少电池及其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。2006年,《欧盟电池指令》(Directive 2006/66 EC)出台,取代了之前的指令。作为第一份对电池领域做出指导性规定的文件,《欧盟电池指令》对电池的分类定义、回收效率、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。


2008年3月、2008年12月和2013年12月,欧盟委员会对电池指令进行了修订,并在2017年对电池指令评估后再次修订。2019年4月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电池指令评估报告和电池战略行动计划。

需求增长与技术变革

基于当时的情况,欧盟委员会预测电动汽车和电池的整体需求量必然大幅增加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全球电池联盟发布的《2030年可持续电池价值链愿景:释放潜力,为可持续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提供动力》报告,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需求量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近14倍。同时,中国和欧盟的整体增长量也将大幅增加。

欧盟内部正面临向低碳循环经济转型,电池需求呈指数增长。然而,电池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技术变革面临以下三个主要驱动力:

  • 复杂的供应链:电池的生产涉及一个复杂的全球供应链。
  • 市场问题:电池市场缺乏激励可持续投资的框架条件,包括环境绩效和碳足迹不透明、电池性能和耐久性问题、回收市场运作障碍等。
  • 社会和环境影响:整体缺乏透明度,电池来源不透明,有害物质申报不足,未能开发抵消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潜力。

这些问题导致了以下后果:
  • 欧盟内部市场投资水平不理想,创新受限,电池价值链发展不理想。
  • 增加了社会和环境风险,有害物质的影响扩大,与原材料开采相关的负面影响增加。
  •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,阻碍了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。
解决方案与目标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欧盟制定了新的电池法案,其目标是:
  • 促进内部市场的有效运作。
  • 预防和减少电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。
  • 通过预防和减少废电池的产生和管理,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。
本次分析从背景角度对欧盟电池法案进行了初步探讨,未来将基于最终发布的版本进行详细解释。欧盟电池法案不仅是对现有法规的更新,更是应对未来电池需求增长、技术变革和市场挑战的重要举措。

----

另外,为了各领域及行业可以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,我们开启了问答对话部分,如果你在“低碳、可持续、生命周期、标准“等方面有任何问题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提问。我们会定期对呼声较高的问题进行解答,并发布在我们的相关渠道。

《生命周期思维国际行动倡议》-LCT
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,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,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(IVL)、中国标准化协会、中华环保联合会,携手中欧政府代表,企业代表,高校与研究院代表以及协会代表,于2023年11月8日联合发布并启动了《生命周期思维国际行动倡议》(以下简称《倡议》)。

《倡议》旨在将生命周期思维融入"低碳、环保和可持续性"各领域,推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不同标准化体系间的融合,剖析生命周期思维(life cycle thinking)的应用场景和原则,助力于企业实现可持续、高效、低碳的发展同时,识别和减轻环境、经济和社会的压力。倡议同时推动与完善标准体系+以确保国内外市场的标准规范融合与互认。此外,倡议将助力提升行业能力,发布指南和行业报告,鼓励协作创新,提供政策建议,推动行业领先和最佳实践的分享。最终,倡议将建立生命周期联盟与平台,促进更广泛的生命周期合作与应用,以推动中外合作和畅通的交流。-



--END--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